广深珠扎堆“造雪” 南方冰雪经济崛起。珠江口东西两岸在同一天迎来了两座新的冰雪乐园。9月29日,深圳·前海冰雪世界开始试营业,而珠海万雪汇冰雪乐园也正式开业。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,“冰雪热”席卷全国。据《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(2025)》预测,2024—2025冰雪季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.2亿人次,收入超过6300亿元。
广东省作为经济发达但雪资源稀缺的地区,积极布局冰雪经济。广州热雪奇迹自2019年6月开业以来,15个月内客流量突破百万人次,验证了南方室内雪场的可行性。如今,南方冰雪版图持续扩张。
珠海首次引入室内冰雪主题乐园,打破了气候对冰雪运动的限制。占地3万平方米、建筑面积1.91万平方米、总投资1.3亿元的万雪汇项目以“四季冰雪、全民共享”为核心理念,集滑雪运动、冰雪娱乐和主题餐饮于一体,让市民游客在南方城市也能享受冰雪乐趣。这不仅是简单的场馆建设,更是珠海对文旅产业升级的主动谋划,试图通过“冰雪+”的融合创新打破单一的文旅格局。
一位珠海市民表示,之前若想体验滑雪,需辗转至广州或深圳,单程耗时往往超过2小时。现在有了万雪汇,在家门口就可以滑雪了。业内人士指出,广深珠等多个城市都在“造雪”,但通过差异化布局,逐步形成互补生态。万雪汇以“零基础群体”为定位,与广州融创茂的“全难度覆盖”和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的“赛事级定位”有所不同。
南方冰雪消费市场持续增长。数据显示,2023—2024年全国处于运营状态的室内滑雪场达60家,同比增长20%,主要位于南方城市。室内滑雪场滑雪人次达488万,同比增长33.7%。深圳卡鲁冰雪世界接待的香港游客占比达60%。
暨南大学深圳校区管委会副主任李舟表示,香港冰雪运动普及较早,认知度高,而深圳既有大众化场馆也有专业性场馆,冰雪运动有机会成为港人“北上”的又一消费热点。珠海作为内地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,集聚了旺盛的人气。万雪汇依托区位优势,有望吸引广深港澳乃至华南地区的游客,推动珠海从“滨海旅游”向“滨海+冰雪”双轮驱动的文旅格局跨越。
近年来,广东着力建设大型室内冰雪商业综合体,推动冰雪运动从季节性消费向全时产业升级。珠海万雪汇总经理彭晖表示,运营场馆最大的成本是能耗,整座场馆相当于一台24小时不停机的“大冰箱”。他们采取多项节能措施,优化水循环与回收系统,并利用滨海城市优势,造雪用水大部分来自收集地面雨水,最大限度降低损耗。
要让珠海“造雪”成为一门好生意,关键在于构建“冰雪+”的多元盈利生态。万雪汇不仅提供娱雪、滑雪、休闲、研学等服务,还配备了停车场、主题餐饮、专业滑雪学校、冰雪研学体验项目等设施,满足多样化需求。此外,香洲区也在推进新的冰雪娱乐项目,如珠海鲸舟冰雪乐园,将带来新的冰雪互动场景和冰壶运动体系。
万雪汇所在的土地资源由珠海水控集团提供,将原有历史遗留地块转化为高品质文旅项目,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城市功能提升的双赢。预计万雪汇将带动周边商业、住宿、交通等产业链协同发展,进一步释放国有资本服务城市发展的乘数效应。
杨方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